
开盘通知
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
7月13日,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,其中提到,要积极发展中小户型普通住宅,限制发展超大户型住宅;推广智能建造,到2030年培育100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。
《实施方案》围绕着建设绿色低碳城市、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、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共提出了22项措施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要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。推广功能复合的混合街区,倡导居住、商业、无污染产业等混合布局。同时要求,到203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%以上。通过步行和骑行网络串联若干个居住社区,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。
《实施方案》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业主提供居家养老、家政、托幼、健身、购物等生活服务,在步行范围内满足业主基本生活需求。鼓励选用绿色家电产品,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。同时,鼓励选用新能源汽车,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。
具体到住宅方面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要积极发展中小户型普通住宅,限制发展超大户型住宅。同时,推动新建住宅全装修交付使用,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。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,推行整体卫浴和厨房等模块化部品应用技术,实现部品部件可拆改、可循环使用。
建筑行业既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,也是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。据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,建筑行业全过程(包括建材生产、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行)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50.6%。
为此,《实施方案》也提出,要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,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%以上,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。
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,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。推进绿色低碳建造。《实施方案》再次明确,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,推广钢结构住宅,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%。推广智能建造,到2030年培育100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,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,形成一系列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。
此外,该方案还提出了“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”的总体目标,同时力争在2060年前,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,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,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,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。
姓名: | 手机号: *必填 | 来自: |
姓名: | |
手机: |
免费看房电话:18084063737
全部评论
回复(0)